电话:020-66888888
转型持续深化,我国能源体系更加“绿色”
作者:bet356体育官方网站 发布时间:2025-11-03 10:34
在宁夏某光伏一体化基地,光伏板和输电线路相对而立,编织出绿色电网。据了解,该基地总装机容量为200万千瓦,每年可发电37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省约115万吨标准煤,减少碳排放约315万吨。戈壁美丽的“风景”变身“绿色电力”,是我国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能源转型的生动例证。一组“绿色”数据印证了我国能源转型和低碳的惊人成果:今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发电7.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分别增长9.2%、10.1%和2.分别为4.2%。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还能创造大量绿色就业岗位,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山东大学核科学与能源动力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可以加快新能源体系建设,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将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当“我国能源地图”打开时,大片的绿色区域非常引人注目。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推动绿色转型和低碳能源。绿色能源逐步融入人们生活,赋能产业发展。发展清洁能源和能源系统具有浓厚的“绿色”含义。在辽宁抚顺,一家矿业公司建立了光伏发电项目电源,不断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该项目平均每年减少碳排放量约36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约3,170吨,氮氧化物排放量约4,760吨。同时,电池板发电,电池板下的植物、农作物在光伏板下悄然生长,将传统光伏发电项目变成高效的光伏农业园区。实施创新技术,让事物变得低碳、智能。当前,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进入关键期,智能技术正在加速发展并逐步融入能源行业。甘肃酒泉某发电厂集控室内,各种数据大屏显示稳定,操作人员通过智能系统准确监控机组运行状态。全部机组执行后,火电与新能源可“捆绑”稳定输送,每年周边新能源消纳量可超过100亿千瓦时。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新能源电力受电网调节能力限制,存在“弃风弃光”现象。该电厂通过智能系统的精确控制,极大提高了新能源调峰能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峰值碳中和目标、构建新能源体系的重要抓手。各能源转型项目一簇簇、一簇簇,推动能源供应结构不断优化,促进产业发展“绿芽和新芽”中的能量。尽管我国绿色能源、低碳转型取得了惊人的成果,但转型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在高明看来,主要核心技术尚待突破,相关规章制度有待协调,电力系统稳定性有待提高,人才也相当紧缺。下一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推进源头绿色低碳转型? “技术创新是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主要动力,是解决‘安全-低碳-经济’问题的关键。”高明建议,一是持续研究基础技术,降低新一代能源发电成本,构建多能辅助能源系统;二要完善法律法规和通用认证制度,加强有效协调碳市场、电力市场、绿色证书交易等政策之间的协调。 、提高能源效率;三要开发灵活配置资源,提高系统配置能力,推动“资源、电网、负荷、存储”一体化发展,加快智能电网、智能微电网等建设,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四要构建校校人才培养体系,促进物理、化学、材料、能源动力、电气等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培养专业人才。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能源转型研究室主任杜二顺认为,进一步推动绿色低碳能源转型和市场机制,还要通过产业和社会政策解决转型过程中的阻力,提高对国内能源和工业企业的自主掌控能力。
电话
020-66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