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0-66888888
“运货王”背后是科技的力量
作者:bet356亚洲版本体育 发布时间:2025-11-02 10:27
□ 湖北日报评论员艾丹“买不到,买不到”“如何下单,求链接”……近日,西南大学柑橘研究所的杂交柑橘“阳光2号”在网上走红,短短几天就被抢购一空。培育“阳光2号”的研究员曹丽老师表示,此次销售该新品种的“销量第一”不是别人,正是曹丽老师的研究生。科研群体成为“货王”,大学教授推广新的科学科技产品,是科学成果走向大众的一种实践。从农业科研的角度来看,新的研究和产品的开发不能闭门造车。好不好,销售如何,需要市场来评价。曹力研究团队从大学实验室出发,大胆走向市场终端,建立了与市场的连接。科研与消费需求之间,是新型市场化的推动。网友们感叹,购买这种柑橘,不仅是在为美味买单,更是在为科研上更加开放的行为投票。通过“线上推广”将新的科研产品推向市场,对于探索来说是有用的,但成本成本和时间成本也很高。新农产品的推广和销售不是几个教授或学生就能完成的。科研人员“自研自销”,自己挑选、自己包装、自己运输,这也体现了推广机制的不足。如何让农产品告别“篮子卖家”方式,走向市场化、规模化,仍值得深入探索。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力量,培育出更多质量安全、营养健康的新品种,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好在,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对于农业科研来说,最大的价值就是让挂在枝头的新成果变成丰硕的果实,帮助农民增收。在全国范围内,一些科研单位与农业推广部门、种子公司、合作社等联手,一些地区正在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为科研人员的智慧寻找好伙伴;一些龙头企业与高校合作,立足本地农产品研发,通过做大做强农产品公有品牌、完善品牌标识、共同准入等方式,实现农产品优质高价。还有很多环节需要理清,才能让更多科技成果落地落地、赚钱,让普通农民从产业链中获益。 “加快农村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是党的四中全会强调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注重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打造、质量安全管理,变“篮子销售”为“规模效应”,可以更好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进一步篡夺科技和工业力量,建立完善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让农业新成果给社会带来巨大效益,是我们必须着力的方向。
电话
020-66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