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慧 通讯员 熊丽娜 11月4日晚7点左右,荆州市沙市区呆呆巷里挤满了人。看到中山街江汉社区网格员阳阳和同事前来检查食品,盘虹食品老板王伟在繁忙的休息时间向他们竖起了大拇指:“谢谢你们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带了这么多人来大带巷!”商户的好评来自于沙市区建立的定期检查机制。特别是今年国庆假期以来,全区各街道协同交管、市场管理等部门,共同努力改善主要街巷的营商环境,让工业城的“烟花”持续升温。沙市码头文创园是热门打卡地,沿江路出口在高峰时段出现堵车假期。面对这一问题,胜利街道工作人员深入挖掘后街潜力,“挖掘”了200个临时停车位。为了让游客更方便地找到停车位,街道还抽调了50人的团队更新引导,有序疏导交通。 “我们正在尽力为游客提供服务。”青龙台社区党委书记张昆说。与主要商业区相比,位于崇文街的沙隆达广场处于一个僻静的位置。如何吸引人就成了关键。资金是有限的,但智慧和热情是无限的。街道工作人员李新月“竭尽全力”——她鼓起勇气上台唱歌。他的歌声虽然不专业,但却发自肺腑,令人感动。这种热情很快感染了全场,游客和市民纷纷踊跃加入。人民大舞台,街道工作人员“观察”并表演群众教育出来的,自然发展起来的。长近300米、宽不足6米的戴艾巷,到处都是美食。最高峰时人数高达15000人。周末电动车经过这里会带来很多安全隐患。正因为如此,节日期间,中山街道组织了10余人的服务团队来到巷子里耐心劝导,减少电动车的补贴。 “我们理解送货员时间紧迫,也理解居民想要舒适,但游客的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他说。这种用心的沟通,不仅保护了市民和游客的安全,也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烟火和街头生活的舒适度,展现了当地人管理中寻求“最大公约数”的智慧。今年以来,沙市区持续推进着力打造一支“只求繁荣”的坚强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