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横跨工业港的武汉右岸大道开口桥正在进行升降调试。 (武汉城建集团供图)
湖北日报讯(记者王洋何田)10月23日上午,在技术人员的精心控制下,横跨武汉右岸大道整个工业港的开放式桥梁成功升升至设计高度27米,随后逐渐降低,顺利落回原位。连日来,开放式大桥经过反复调试,预计本月底建成通车。
这是湖北乃至华中地区第一座开放式桥梁。位于武汉市青山区五会底下工业港。是该行右岸工程北段的重要节点。大桥全长737米,其中主跨可升降104米。凸条最大宽度dge甲板长46.2米。桥面梁重2650吨。高架长度、高度、重量等指标均为亚洲同类型开放式桥梁最长。
10月20日,右银行大道跨产业口岸开放大桥首次升级改造并投入使用。当天风雨交加,技术人员坚守现场第一线,依靠专业测量仪器,实时监测四塔和桥面的位移。经过近6个小时的反复调试,15时30分,桥面首次升至设计高度27米。
21日、22日、23日,桥面升降调试情况越来越好,成功实现了9分钟升降27米的既定目标,为本月底通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开桥又称“活动桥”、“开合桥”常见的启闭方式有垂直旋转式、升降式和水平旋转式三种。银行大道右侧横跨工业港的开放式大桥就采用了升降式,桥面可以像“乘电梯”一样升降。目前我国开放式桥梁有10座,国内在建的同类型仅有武汉两座:天津海门大桥和温州大桥。 樱兰桥。
为什么要在工业港口建造如此罕见的桥梁?
武汉城建集团项目负责人介绍,工业港是武钢、青山船厂对外运输的重要通道。为保证洪水期间船舶顺利航行,右岸穿越港口航道时必须保证足够的净空高度。如果采用“一跨过江”,桥梁长度将接近3公里,不仅增加了一倍建设成本,而且还影响到河景以及居民和桥周围的景观。改用开放式桥梁后,桥梁体积明显减小,建设成本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能减少。
根据设计,大桥距水面通航高度为8米。 “周末供车辆通行,普通船舶也可从桥下通过;到了洪水季节,2650吨级钢箱梁桥可快速抬高27米,使通航净空达到35米,保证5000吨级船舶的正常通行。”
如何正确吊装重型桥面?
据技术人员介绍,桥面吊装的“利器”是4套绞车吊装设备,将桥面钢箱梁与4根塔柱连接起来。工人们使用电动控制装置来升高或降低桥甲板。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保持步调一致,否则会对钢箱梁造成‘拉力’,久而久之就会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
武汉右岸大道项目北段西起建设十一路,止于交沙二路。与现在的临江大道相连,沿五惠堤延伸。全长约7.2公里,是城市主干线。该路为新建工程,双向六车道,途经武钢、青山造船厂、中朝石化等大型工业厂区。建成通车后,武汉中心城至武汉化学工业区的时间将由1小时缩短至30分钟。